-
3月14日上午,徐州市柳新实验小学六(1)班的教室里此起彼伏的童声与春日的阳光交织。一场以“春味三叠 识绿·烹鲜·品韶光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,将课堂化作春意流淌的田野,学生们在识春菜、做春菜、品春菜的沉浸式体验中,触摸传统文化脉络,感受劳动教育的温度。
在春日暖阳倾洒的教室里,“春之探秘——识春菜”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。拾老师轻点鼠标,屏幕上依次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春菜图片。“瞧,同学们!这翠绿鲜嫩的韭菜,又名长生韭,有着‘春菜第一美食’的美誉,不仅口感独特,还富含多种营养。而这形似龙须的豌豆尖,作为无污染的绿色蔬菜,可是营养界的佼佼者......”老师绘声绘色地介绍着。
紧接着,两位同学拿出了新鲜的春菜实物。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致,纷纷围拢过来。荠菜小巧玲珑,叶片呈锯齿状,脉络清晰可见,轻轻触摸,叶片柔软却带着些许韧性,仿佛藏着春日里的倔强。凑近细瞧,还能看到叶片上细微的绒毛,像是给它披上了一层薄纱。菠菜则显得更加挺拔,宽大厚实的叶子色泽浓绿,透着勃勃生机。用手摸一摸,光滑的叶面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在指尖流淌。观察它的茎部,圆润且有一定的硬度,仿佛是撑起这片绿色天地的支柱。大家一边触摸观察,一边低声交流,感受着这两种春菜独特的魅力。
老师穿梭在同学们中间,一边指导观察,一边耐心讲解:“吃芹菜能清热去火,让身体更清爽;荠菜则是春日里清肝和胃的佳品。”孩子们认真聆听,沉浸在这充满趣味与知识的春日课堂中,尽情探寻春菜的奥秘。
在观看学生做菜的视频与图片中,能感受到满满的活力与创意。有的学生小心翼翼地清洗荠菜,嫩绿的叶片在水流下舞动,随后熟练切碎,与鸡蛋搭配,准备做鲜香的荠菜炒蛋。有的学生专注地处理菠菜,焯水时那抹翠绿在锅中翻滚,而后加入蒜末快炒,动作利落。还有学生将各种春菜巧妙组合,制作出色彩缤纷的凉拌菜。从准备食材到烹饪出锅,他们认真的模样令人欣喜,每一道菜都像是他们献给春天的礼物。
终于,令人翘首以盼的“品韶光”环节热烈开场,整个教室瞬间被兴奋的氛围点燃。孩子们如同欢快的小鸟,迅速围坐在摆放着美食的桌旁,一双双眼睛瞪得圆溜溜的,闪烁着迫不及待的光芒,紧紧盯着面前一道道用春菜精心烹制而成的佳肴。
瞧,那盘荠菜饺子,圆润饱满,饺子皮泛着微微的光泽,隐约透出里面翠绿的荠菜馅,仿佛在向大家发出。还有那色泽鲜亮的菠菜蛋花汤,金黄的蛋花与翠绿的菠菜相互映衬,汤汁在碗中轻轻晃动,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。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,纷纷拿起餐具,小手微微颤抖着,轻轻夹起一块饺子,或是舀起一勺汤,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。刹那间,鲜嫩的滋味在舌尖上瞬间绽放,他们的眼睛顿时眯成了弯弯的月牙,嘴角高高扬起,脸上洋溢着幸福到快要溢出来的笑容,那满足的神情仿佛在说,这就是春天最美好的味道。
品尝过后,孩子们像是一群欢快的小使者,办公室的老师前来品尝,用清脆稚嫩的声音说道:“老师,快来尝尝我们做的春菜美食!”老师们微笑着接过餐盘,轻轻品尝了一口,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的表情,纷纷竖起大拇指,赞不绝口:“真好吃!你们太厉害了!”一时间,教室里、办公室中,欢声笑语交织回荡,春日的美好与温馨在这共享美食的欢乐时刻里尽情流淌,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。
这次“识春菜、做春菜、品春菜” 活动圆满收官。从老师带领学生认识春菜,到学生亲自下厨烹饪,再到最后共享美味,每一步都充满意义。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春菜知识,锻炼了动手能力,还在分享美食中收获了快乐与自信。师生间的互动交流,更是让春日校园充满温情,相信这份独特的春日体验,会深深印刻在孩子们心中。
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