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战胜吕布夺得地盘后,为何又将青州徐州部分地区割让出去了?

徐州 更新于:2025-09-10 15:34
  • 苏教版数学

    曹操在战胜吕布后,确实将青州和徐州的部分地区割让出去,这看似是战略收缩,但实际上是基于当时复杂战局和长远战略考量的无奈之举,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:
    "1. 巩固核心地盘,集中力量对付更强大的敌人:"
    "吕布已灭,但威胁犹存:" 虽然吕布被击败并杀死,但他的残余势力并未完全清除,吕布的部下如高顺、张辽等人仍然在活动,需要继续清剿。此外,吕布的旧部可能会被袁术、袁绍等势力利用,成为他们对抗曹操的棋子。 "袁绍是主要威胁:" 在曹操消灭吕布的同时,袁绍正在积极扩张势力,并逐渐成为曹操最强劲的对手。袁绍拥有河北四州,兵强马壮,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大的障碍。曹操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袁绍上,因此需要集中兵力,巩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。 "青州、徐州部分地区并非战略要地:" 曹操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袁绍,选择放弃青州和徐州的部分地区,这些地区可能并非战略要地,或者守备力量相对薄弱,放弃这些地区可以减少曹操的防守压力,将更多兵力投入到对抗袁绍的关键战役中。
    "2. 稳定当地局势,争取民心:"
    "青州黄巾

    举报
  • 拉了胯的天使

    谢请!

    这个问题,要从臧霸说起,臧霸泰山郡花县(今山东费城县)人。臧霸十八岁时,他的父亲因不同意太守私自杀犯人,被太守抓了。臧霸伙同几十人救出父亲,杀了太守,带领众人跑到泰山郡占山为王了。一时间臧霸以孝烈出名。

    臧霸收复了孙观,尹礼,吴墩,昌郗泰山四将,活动在青州徐州之间,名噪一时。

    黄巾起义时,陶谦在徐州招募兵役,臧霸率领队伍下山,帮助陶谦打败了当地的黄巾军,陶谦给了臧霸一个骑督尉的官职,于是臧霸的队伍成了正规军了,驻扎在开阳(今临沂附近)一代,成了一方霸主。

    公元197年,臧霸与吕布开始合作。公元198年,曹操讨伐吕布,臧霸带兵帮助吕布。吕布被曹操擒获后,臧霸偃旗息鼓,隐匿不出。

    曹操命人极力寻找,才找到臧霸,见到后十分的高兴,请臧霸招降了孙观,尹礼,孙康等人。曹操随即以臧霸为琅琊相,又各自任命吴墩等人,“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”。

    曹操为何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?

    首先,臧霸是一直久居青徐二州一方霸主,能招降孙观,吴墩一帮人,说明臧霸在那一代很有势力和威信。

    曹操打败吕布,虽然得了青徐州二州,却不得人心,特别是徐州人深恨曹操。因为曹操为了给父亲报仇,在公元193年,194年,连续两次攻打徐州,194年攻破徐州后“鸡犬亦尽,墟邑无复行人”,就是屠城。

    所以,曹操需要臧霸这样的人,在这一带做自己的代言人,行使管理权。自己要是派人来管理,恐怕不久就会被杀,还是要乱起来的。

    其次,曹操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,刚刚起步,需要安抚的各地地诸侯很多,他只有代表汉室朝廷,多给于地方势力于好处,才能是其归顺朝廷,归顺自己。割让地盘给臧霸,是为了安抚他,也是做样子让各地诸侯看看,朝廷和曹操的优抚政策很好。

    第三是最重要的,当时时局不稳定,曹操随时面临着,来自北边袁绍的巨大威胁,是曹操时刻要考虑的问题。曹操割青徐二州给臧霸,起码使他东边的这一带,暂时是稳定的依附他的,不用在分心考虑,可以一心一意的对付袁绍。不然,自己跟袁绍一旦打起来,臧霸再作乱,与袁绍联合起来,自己就两面受敌了。

    事实证明,曹操还是很有远见的。很快袁绍就发起了官渡之战。曹操专心应对,最终打败了势力强大的袁绍,是自己的基业得到了稳固。而臧霸后来也成了一位名将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