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人常说的“地邪”之谜,揭秘那些生活中的神秘巧事儿

徐州 更新于:2025-06-21 23:29
  • 金猪抖音同号
    徐州人常说的“地邪”到底啥来头?

    在徐州,生活里总有这样的巧事儿:俩人在屋里唠嗑,刚提起张三,不到一分钟张三就推门进来了,这时候准有人来一句:“徐州地邪,说谁谁到!”冬天有人拍胸脯:“咱这身体倍儿棒,一冬天不带感冒的。”结果三天不到就喷嚏连天,旁边人准调侃:“徐州地邪,可不敢瞎白话!”

    其实啊,徐州人挂在嘴边的“地邪”,压根不是啥玄学,说白了就是巧合扎堆儿。但为啥这巧合总被记住?心理学上叫“幸存者偏差”,人们光盯着撞上的巧事儿,没撞上的早忘到脑后了。不过要说这俗语的由来,还真和徐州的“地斜”脱不了干系!

    徐州的“斜”,看得见摸得着!

    你看徐州这地形,简直是“斜”出个性:

    道路歪歪扭扭:新城区的迎宾大道跟着故黄河往东南拐,汉王镇的玉带大道顺着山势朝西南延伸,像淮海西路、泰山路、湖东路这些主干道,没几条是正南正北的。就连下淀路、蟠桃山路,看着像往东,走到经贸学校附近又斜向东南了。拿手机地图一瞅,老城区新城区里,也就中心区域远离山河的新路能修直溜点。
    斜坡遍地都是:徐州人嘴里的“坡”可不少,“往北走有个斜坡,过了坡就到”是常听见的指路词。为啥这么多坡?全因故黄河穿城而过,加上老城北高南低的地势,走两步就得上下坡,“地斜”的说法自然越传越响。

    为啥徐州路斜坡多?全是山河惹的“祸”!

    徐州的山多是东北—西南走向,故黄河又弯弯曲曲没个准方向,修路时要么顺山顺水,要么绕开山河,方向自然难打直。就像古人说的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连说话都带着地理的印记——比如徐州方言里的“斜酒”,要是你知道啥意思还能说对发音,那肯定是地道老徐州!

    这么一看,“徐州地邪”哪是啥神秘事儿,分明是老祖宗拿地理环境编的俏皮话。下次再说起这俗语,别忘了跟人聊聊背后的“斜路陡坡”,保准让人感叹:咱徐州的文化,连俗语都透着地理的讲究!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