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调崛起,GDP不过万亿的徐州,地铁四通八达,未来可期

徐州 更新于:2025-06-30 00:16
  • 铁枪拖油瓶
    未来的徐州 徐州作为GDP不过万亿点普通地级市,已经开通4条地铁了,现在应该低调一点,不应该得陇望蜀。
    现在5号线刚挖地基,4号线又推迟两年才通车,这时候网上又开始冒出来“啥时候建7号线”的声音。有人翻出规划图指指点点,说徐州未来要通14条线,能超过好几个省会——这话乍一听提气,细琢磨可有点飘了。
    咱先唠唠现状。徐州现在运行的地铁线,除了节假日商场周边、高铁站附近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,平时非高峰时段,车厢里空荡荡的,座位都坐不满。就说早高峰吧,我每天坐2号线上班,从起点到终点,真正挤到扶不上墙的也就那三站地,过了市中心,车厢里能蹲地上玩手机的都算“乘客”。这上座率摆这儿呢,真不是供不应求到必须马上修新线的地步。
    再说已经开通的线,4号线推迟两年通车,听说是在调整站点位置,把原本绕远的车站往小区、学校门口挪了挪;5号线刚动土,施工队现在天天在路口围挡,挖沟、铺轨道,进度慢得跟蜗牛似的——为啥?还不是怕赶工期出质量问题?咱老百姓要的是“修一条成一条”,不是“修十条漏五条”。
    有人可能觉得,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,多修地铁能提升城市能级。这想法没错,可咱得认现实。北方普通地级市建地铁有多难?审批卡得严,资金压力大,地质条件复杂,随便哪条都能卡掉一批规划。徐州能批下4条线,已经是“捡了大便宜”——你看看周边兄弟城市,有多少还在为第一条线跑断腿?
    再者说,规划里的14条线,现在连7号线都还在“画饼”阶段。国家批不批是一回事,批下来要多少钱?修地铁可不是修条柏油路,盾构机一转就能完工,光前期勘探、管线迁移、拆迁补偿,就得砸进去天文数字。咱徐州去年财政收入刚破千亿,这么多钱全砸进地铁,教育、医疗、老旧小区改造的钱从哪儿来?总不能为了“地铁城市”的名头,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打折扣吧?
    我有个亲戚在地铁公司上班,前几天吃饭他还跟我吐槽:“现在建的线,好多站点都是‘超前规划’,预留了好多接口,就怕以后发展跟不上。可老百姓要的是‘现在能用’,不是‘十年后能用’。”这话实在。咱普通人坐地铁图个啥?图方便、图快捷、图省钱。要是修了条线,每天就几百人坐,维护成本都收不回来,那不是给财政背包袱吗?
   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徐州这些年发展确实快,从“煤城”变成“交通枢纽”,地铁功不可没。可咱得学会“量体裁衣”。先把现有的4条线运营好,把4号线、5号线高质量修完,解决好乘客反映的“换乘麻烦”“末班车太早”“车厢空调忽冷忽热”这些问题,比急着修第7条线实在多了。
    至于那些喊着“徐州要超省会”的,咱得醒醒。地铁数量真不是衡量城市实力的唯一标准。成都地铁有200多公里,徐州现在才100多公里,可成都人口是徐州的3倍,经济总量是徐州的4倍,人家修地铁是“刚需”,咱修多了反而是“负担”。先把GDP稳稳提到两万亿,再谈“地铁梦”不迟。
   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